傳統測量局限
卡尺/排水法無法精準測量不規則面包體積,且易破壞蓬松結構。
人工測量長寬比、剛度等參數主觀性強,數據可比性差。
AR-01的創新方案
非接觸激光掃描:保持面包完整狀態,真實反映出爐后的自然膨脹度。
量化關鍵指標:自動計算縱橫比(長寬比)、剛度(抗塌陷能力),替代人工經驗判斷。
應用環節 | 測量參數 | 對生產的價值 |
---|---|---|
配方研發 | 比體積、剛度 | 優化酵母添加量/攪拌時間,平衡蓬松度與結構穩定性 |
產線QC | 體積波動(±1%精度) | 實時監控烘烤均勻性,快速剔除膨脹不足或變形產品 |
保質期研究 | 隨時間變化的體積收縮率 | 評估包裝材料保鮮性能,延長貨架期 |
競品分析 | 三維形狀對比+剛度數據 | 量化競品面包口感差異,針對性改進配方 |
剛度(Stiffness)計算
通過激光掃描表面曲率,量化面包抗壓能力,直接關聯口感軟硬度。
應用案例:法棍面包需高剛度保持脆皮,吐司則需低剛度保證柔軟度。
縱橫比動態分析
自動識別面包長軸/短軸,監控烘烤過程中形狀均勻性。
異常檢測:若縱橫比突然升高,可能提示烤箱熱風分布不均。
比體積(Specific Volume)
連接電子天平后,計算單位重量體積(cm3/g),精準評估面團發酵效率。
對比維度 | AR-01激光體積計 | 傳統方法 |
---|---|---|
測量效率 | 10-40秒/個(可批量處理) | 排水法需5分鐘/個且樣品報廢 |
數據維度 | 體積+3D形狀+剛度+縱橫比 | 僅體積或手動尺寸 |
樣品適應性 | 可測剛出爐的熱面包(無需冷卻) | 熱脹冷縮影響排水法精度 |
場景:新品菠蘿包開發
初測:掃描原型樣品,發現剛度偏高(表皮過硬)。
調整:增加面團含水量5%,重新測量比體積提升12%,剛度降至目標范圍。
量產監控:設置高速模式(±4%精度),每小時抽檢20個確保膨脹一致性。
大型烘焙廠:搭配電子天平實現比體積自動化檢測,嵌入MES系統實現數據追溯。
研發實驗室:結合3D形狀圖像分析,建立"配方-工藝-體積特性"數據庫。
教學機構:用于演示發酵動力學,直觀展示不同酵母用量對體積的影響曲線。